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cx,暗香*疏影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玉骨霜心的仙子“皎皎仙姿脉脉情,绛罗仙萼裹瑶英。”(晁端友梅花)。“玉立寒烟寂寞滨,仙姿潇洒净无尘。”(朱熹次韵列秀野前树梅)“骑龙古仙绝火食,惯住空山啮冰雪。”(陆游湖山寻梅)在周必大眼中梅花既有仙子的袅娜多姿,又有邻家女子的娇涩可人“初疑太真欲起舞,霓裳拂拭天然姿。又如东家窥墙女,施朱映粉尤相宜。”更有诗人将梅花比喻为罹的爱人的:“秋水娟娟隔美人,江东日暮几重云。孤灯竹屋霜清夜,梦到梅花即见君。”可见梅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是何等高尚与尊贵。

    “幽深真似离骚句,枯健犹如贾岛诗”进取与逃遁之意都出现在梅意象中。与荷、莲、牡丹等诸花只能代表文人的一部分人的品格不同,无论是仕途得意还是人生失意,梅花在这两种类型的文人中都有所表现。进取在上一“贞洁的君子形象”中有着种种不同的表现。另一方面,诗人借梅花于冰天雪地、荒郊野外中开放,来寄托自己的不遇于时、仕途坎坷、孤独寂寞,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态度。

    南宋期国势飘摇,社会动荡,阶层涣散零落,诗人厌尽尘嚣,且还受道家逍遥自适人生哲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林,渴望过一种清净无为恬淡自然的生活,于是在咏梅诗中,出现了梅花另一个意象——隐者高士的意象。梅花开在残腊初春之际,长于高山纲谷、水驿荒村,但它清香依旧,洁白无暇,给身处逆境的诗人以无限慰籍。“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所表现的是一种平淡恬静的生活态度。“木海亭前花似锦,岭头梅蕊怯风沙。正如隐者归幽谷,鹤版征书未到家。”;“独自不争春,都无一点尘。”;“本来淡薄难从俗,纵入纷华亦绝尘。”含括了老庄的虚静淡泊,萧散自得的隐士襟怀,更包含着对个人志节操守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精神自由的维护。

    梅花自古就有“霜雪美人”的意象,这是由于梅花本身具有美人姿态,有清冷淡雅的美,使人不由得将其看作是“客来惊起晓妆匀”的女子,是忽然发现的惊心动魄的“空谷佳人。”

    (三)梅之性

    苏轼一生写了大量咏梅诗,在其诗中带有强力主观表现性,一方面,如前人一样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松风亭下梅花盛开)“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用前韵)“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等诗都可体现苏轼泳梅诗中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双重感情取向。

    李商隐的“匝路亭亭艳,非时意义香。素蛾唯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一诗,其中“素蛾唯与月,青女不饶霜”寄托之意最为明显。“素娥”即月里嫦娥“青女”是主管霜的女神。这句是说素娥只赞助月亮,即使月亮放出的光对梅花是相宜的,但素娥并不是在赞助梅花。青女也不放松对它的霜威,她要任意地摧残梅花。这是讲梅花的遭遇,也是暗中寄寓诗人自己的不幸。李商隐在地方上做幕僚时府主虽然待他不错,但并不推荐他到朝廷去,因为府主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升沉得失。而另一方面,李商隐又在党派斗争中受到连累,因为他做了王茂元的女婿,就被认为是李德裕的人。这样一来,属于牛僧儒之党的当权派虽然与他也有交谊,也不肯引荐他。由此可见,这寄托之句做到了天衣无缝。

    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其实也是他自己的咏怀之作。以梅花植根于荒凉的驿外孤馆,断桥旁边,凄凉无主,饱受风风雨雨的侵袭,暗喻作者被排挤的政治遭遇。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力主抗金,却屡遭打击,最后被排挤出朝。“零落成泥碾作尘”是他不遇于时的最后结局。

    刘克庄的落梅诗云:“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诗中表面上是在赞美梅花,实际上是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叹惋,以及对那些屡遭贬谪却坚贞不改的“掮客”“骚人”的由衷赞美。还有不少借咏梅感慨落寞孤独的诗篇:“岁寒为尔添愁绝,倚树微吟亦自伤。”在寒夜独倚着树而叹息,是何等寂寥索寞。另外李少云的梅花落:“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深似我,零落此山中。”比喻极为明显:抱负既然不能伸展,唯有顾影自怜了。这些诗篇不但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正是当时土大夫在仕途挫折时的经常体验

    古人赏梅、写梅,注意其神、韵、格、品、姿、态、景等许多方面,后来才只以“古”“曲””疏”“欹”为高,以“贵稀不贵繁,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合不贵开”为“四贵”(确潜类书),并几成定式。千百年来大凡诗人逸士,都以梅喻情谴怀,使梅花于众芳群谱中清逸、高雅、自洁、孤傲之胜出。纯如雪而香于雪,因纯而香,这也许就是苏东坡所说的“梅格”而“梅花香自苦寒来”那珍贵的每一丝每一缕,都是从寒彻骨髓的苦中不断净化自己修炼出来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