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cx,长风无泪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亦舒的小说,是十数年前经一朋友的推荐才知道的,也记不起第一次看到的具体是哪一本了,反正初次看到那样生动通透的文字已经就被深深吸引了,总想写一写观感,而无从谈起,其感觉就好像是身边多年的事物或朋友,熟悉但无法三言两语就说清楚。那时年少,亦舒小说对我的吸引也可能是其独特的文字风格,那时候留意的更多是其迂回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妙趣横生的幽默语言。那么多年了,钟爱她的文字,一直在搜罗收藏她的小说,每次看到她的新作,看着她那独特风格的文字,感觉如同多年朋友的相聚,只有欣喜,内容已是无关紧要。她的每部小说都看了多遍,每次阅读,总有新的感受和触动,那些看似简洁平淡的文字语言暗藏着的是细腻敏感的心绪,多年之后,才能体会那些文字表达的含意。

    亦舒是平淡的,她的平淡是沧桑之后的淡然,人情练达,世事洞明。她平静地叙述曾经怎样地激荡澎湃,简单明了的话语之中又暗涌着难以压抑的起伏,当时的迷乱和情切,宛如一场梦,正如她在我的前半生子君的梦,梦里无助无措的她才是昨天的她真实的心况。

    亦舒的小说,真实细腻的倒非那些故事情节,在于人物心理和感觉的描写,用的是精炼简洁的语言,细读下来,感同身受,可看到小说里面人物“我”对“我”轻描淡写的叙述,那个“我”又予人有种置之度外旁观者的冷静和从容。那些初看起来活泼俏皮、幽默生动的语言,细读起来,才懂得那是人物无奈和辛酸的自嘲,犀利尖锐、痛快淋漓背后是隐隐疼痛和深深悲哀。读亦舒,没有像张爱玲的绝望和荒芜的感觉,只是如同知己的邂逅,在她了然的微笑和世事洞悉的眼光沐浴下,人能得到莫大安慰。

    亦舒的小说,私以为不是言情小说,更像是生活写实小说,当然其故事背景和一些人物的生活描写,容易让一些人以为是单纯的小资情调作品。其实于读者本身,把它当什么它就成了什么,角度不同,各有观法。琼瑶的小说,更多的是纯粹的爱情小说,大喜大悲居多,但亦舒笔下的人物何尝不是大喜大悲的性情中人。不同的是琼瑶的小说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化,过于戏剧性,但刚好适合作为影视作品的脚本,长盛不衰的是靠着一代代影视明星的魅力。而亦舒的小说,有些只是通过感情的形式来揭示和启发读者的思维,笔下人物是至情至性之人,但往往行事还是理性的,更贴近于现实生活。

    亦舒的作品,也有被归纳为女性文学的说法,那也是相对而言,她的读者以女性居多而已,其实她的不少作品也是以男性角度去创作的,像小玩意、像我这样的爱她、天上所有的星星类似白领阶层的读物一说,不外也是白领阶层读者大多更喜爱类似描写该层次生活的作品,共鸣和体会的比较多而已。亦舒,也是程灵素、菊开那夜、安妮宝网络写手们的喜爱,想必自网络张爱玲一说之后,不会接着来个网络亦舒吧。有人说亦舒主张的是大女人主义,其实社会观念不时变化,亦舒在小说里面不同职业的女性观念不全一样,但基调是现代女性的独立自主精神,不能单纯一句大女人主义来概括。所谓的大女人主义,作为个人角度(男性),倒觉得亦舒并不偏激,现代都市的我们不都提倡崇尚自我,现在的时代不都在时尚表现自我个性,男女都一样,都需自立,自强,自主,没有男女之分,这也是现代都市人的观念。

    十数年前,曾想过:亦舒的小说在国内会不会风行一时呢?也许吧,她的小说也代表着一种都市文化。某种意义上讲,亦舒之香港正如张爱玲之上海。亦舒笔下人物背景是浮躁繁华的商业社会,现代化都会人,竞争激烈,无处不有压力,生活节奏匆忙,人情世故淡薄,孤独,敏感,强烈个性是她作品人物的共同特点,这也是大多现代都市人的特点,我们自她作品中的淡然和从容,得到了共鸣和启示。她的淡然和从容是远离浮躁的练达通透,冷眼看透人情冷暖和繁华背后的世事洞明。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