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cx,黑雀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那以后,我就记住这个狗屁孩子韩起科了。不少人给我讲过他的身世。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身世

    韩起科

    从那以后,我就记住了这个狗屁名字。不少人给我讲过他的身世。一个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身世。据说,他是个弃儿,被他爹妈扔掉时,可能还没满月。当时就扔在冈古拉那片神奇的黑杨林里。是高福海在第十七棵黑杨树下捡回了他。那是从西头数起的第十七棵,并把他哺养成人。据说,高福海捡到他时,有一群母狼正围着这个狗屁娃娃。据说当时他嘴里正叨着一个母狼的xx头。所以冈古拉的人都说这狗屁娃娃是喝狼奶长大的。据说,这群母狼经常会回冈古拉来看望它们这个“奶孩子”不管它们走得有多远,离开的时间有多长,只要韩起科往高处一站,仰起头,扯直了嗓门,长长地吼出一声,它们一定会急速地赶回冈古拉来看望他,救助他。而这个“喝狼奶长大的狗屁娃娃”至今身上还保留着许多的“狼性”比如,他只要穿件单薄的外衣就能在冈古拉过冬。而这在一般人,简直无法设想,因为冈古拉冬天的气温,常常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之间。这狗屁孩子还特别喜欢生吃牛羊肉。这一点,据说哈拉努里镇政府里不少的人都亲眼看到过。平时,他沉默寡言,温文尔雅。总把双手插在他那条似乎永远也不换洗、但也永远不会怎么太脏的裤子兜里,静静地看着你。但你可不能惹他发火,一旦发火,他就会像十二头无助而又绝望的公狼似的,竖起全身的毛发,向你直扑过来。这时,能叫住他的,只有一个人——高福海。他从来没把高福海叫过“父亲”高福海也从来不许他叫他“父亲”十岁前,他管他叫“高伯伯”十岁以后,他跟所有人一样,很正规地叫他“高场长”这也是高福海要求的。但冈古拉的人谁都知道,这狗屁孩子一直把高福海当自己的亲生父亲对待。高福海也一直把他当自己的亲生骨肉。这种亲情关系的建立,不仅因为高福海和他的老伴这一生没能生养儿女,他老人家一生都撕心裂肺地希望能有这么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这里还蕴含着一种几乎谁也没法描述得尽的知心知肺知冷知热知根知底知情知魂的东西。据说几年前,他俩的关系还没到这个程度。质的转变发生在那一年——人说是韩起科十二岁那年,还有人说是在他十三岁那年——在此以前,他“父子”俩的关系还有点生硬。高福海为人严厉,经常的,一不对头,就用鞭子跟小起科“说话”据说韩起科的“沉默寡言”还不是“狼奶”带给的,而是高福海的鞭子教导出来的。十一二岁前,人们经常能看到小起科的额头上肩膀头上带着一道道青紫的伤痕。但没人从他小嘴里听到过半句埋怨的话。人们只是觉得这娃娃越来越沉默,当然,额头和肩膀头上的青紫伤痕也一年比一年地少见。十二三岁那年,高福海下令让韩起科学开拖拉机。在此以前,他已经让他把所有的农活都学了。当十二三岁的小起科能独自驾驶着庞大的履带式拖拉机,带着笨重而又威力无比的五提犁,在直达地平线的条田里,轰轰隆隆走动起来以后,人们发现,高福海再也不打他了。不仅没动用过鞭子,甚至都没跟他动过一根手指头

    当天下午,我离开三五零八,坐上一辆特意安排的解放牌大卡车,直奔冈古拉而去。我一直希望宋振和能再找我谈一次,能推心置腹地告诉我他个人对派我去冈古拉到底还有一个什么样的“用意”但他没再找我。只是在过了很多年以后,在许多肯定要发生、可能要发生和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一一地都发生之后,我都成了哈拉努里市市委副书记,他也早就被调到省里某个商业银行当了主管业务的副行长,我俩再度见面,回忆起这一段无法忘怀的生活时,他才感慨地告诉我,其实当时他最迫切的是希望我到了冈古拉后,能准确地深入地了解一下高福海这个人的为人。搞清楚这些年来,高福海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到底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否真的像外头传说的那样,变成了一个非常傲慢、非常排斥、非常霸道、非常不能合作,非常自以为是的一个人?在曾经的一个长时间里,高福海曾是宋振和最敬佩的一个人。他坚毅,强硬,有主见,能吃苦。特别让宋振和看重的是,这家伙对冈古拉的未来有一套自己的设想和安排,并且长时间以来,顽强地,力排众议地在冈古拉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这套设想。这在众多基层主官中,实属少见。但后来为什么变了呢?他真变得那么“可怕”了?他怀疑。为此,两年多前,他曾亲自去冈古拉接触过高福海。从直接获得的印象看,高福海比起多年前,稍稍显得有些沉闷,固执,但依然坦荡,直爽。那一副自信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狡黠和探求的光泽。宋振和没法想象这样一个人近年来怎么会发展到只靠一批十六七岁的小娃娃和几个历史上曾经犯过严重错误的人在控制和管理冈古拉?而且居然还拒绝外出参加任何会议。最近这段时间,据说连家门都很少走出了

    冈古拉是个很特殊的地方。它地处边陲,原先有个边防军的现役建制团在那儿驻守。由于种种政治和外交的原因,这个现役的建制团后来后撤,在它的防区建起了这么一个不军不民、亦军亦民的“冈古拉农场”农场人员虽少,但场长政委却仍享受县(团)级的待遇。而哈拉努里镇的镇长和书记只够到科(营)级。按说它本不该归属哈拉努里镇管辖。但它离所有本该管辖它的那些单位部门都太远太远,由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发文,做了这么个古怪的决定,把它交由离它最近的哈拉努里镇“托管”而最近的哈拉努里镇离它也有一百六十八公里。有了这个“托管”哈拉努里镇的所辖面积整扩大了一倍。在包容了这片神秘而又广阔的荒原后,哈拉努里在所有人眼里也变得神秘和重要起来。宋振和一直想在冈古拉做点什么。但碍于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他一直没能早早地把手伸过去。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握住这个级别比他高、资历比他老、年龄也比他大许多的“高福海”这是他不敢把手早早地伸过去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他同样拿不准的是,我这个“年轻娃娃”是否也有这个志向,有这个勇气,跟他一起去“把握”那个高福海,在冈古拉好好做一点事情。所以,犹豫再三,那天,他还是没有来找我说明他的真实“用意”

    吃午饭时,领导们还没走,但等吃罢中午饭,我歪在兵站司务长那个特别暖和、又特别杂乱的小屋里,稍稍打了个盹儿,醒来再一瞧,竟然全走空了。兵站再一次又只剩下了满院的荒芜和全部的空鸟窝,只有一阵阵很平淡的风在窗外林间的雪地上孤独而又凄清地来回穿梭,仿佛这儿从来也没接待过什么人,召开过什么将要左右冈古拉命运的秘密会议,也没发生过任何事情似的。连宋振和和张书记也走了。

    傍晚时分,我到达沙黑里克老风口。翻过这个风口,就是冈古拉了。但不幸,我被告知,风口有风——哦,这话说得不够准确。因为,风口一年四季天天都有风“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假如有人跟你说,今天风口没风,只是说那儿正常地刮着三四级、五六级的风。假如有人跟你说,今天风口有风,那就标明,风口正在刮的是特大级的风,是能够把拖拉机刮翻在路沟里的那一号风。那天,刮的正是这一等级的风。风口的雪已经堆到道班房房顶那么高了。两辆专门用来清道的斯大林一百号推土机,也已经让雪埋没。其中一辆,据说还让一阵瞬时风力达到十七级的狂风折翻在了路沟里。为此,交管部门宣布封路。两小时后,一二百辆过路货车客车把沙黑里克镇上所有能停车的空地都占得满满当当的了。镇上仅有的两三家旅社客店,连过道里都坐满了疲惫不堪的过客。凭着司机的老关系,我俩好不容易才在一家老字号的大碗羊肉汤面店的店堂里争到一个空隙;待安顿下自己,天色便渐渐暗淡了下来。因为风雪只在风口处肆虐,而高高耸立在西边地平线上的风口,离镇子还有三四公里远。所以,整个镇子显得异常安静。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气温,好像把一切都冻结了起来,狗不叫猫不蹿,一根根炊烟柱子,也都像是凝固了似的,笔直笔直地悬挂在空中。明净的四野,在晚霞回光返照的映射下,惟有风口处有一小块深灰色的云雾在那儿蠕动翻滚。那块云雾,浓淡不均,像一个软体妖魔似的,无声无息地,时而匐伏蔓延,时而又收缩凝聚,时而特立突兀得让人感到恐怖,时而又千姿百态得让人感到神奇无比。经验告诉人们,只要那团云雾消失,就说明大风已离开风口,人车就能安全通过。但,多长时间它才肯消褪?那就难说了,要看老天爷的兴致和肚量了。

    我一直静静地坐在那羊肉汤面店里,静静地注视着那块默默地在跟世人较劲的云雾。后来,我就睡着了,趴在那张特别油腻、又散布着浓烈的羊肉汤味儿的餐桌上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大会儿工夫,面店的经理从人堆里挤过来,用力晃醒我和司机,兴奋地告诉我们:“你们不是要去冈古拉农场吗?哎呀呀,我咋就没早想起这档子事呢?赶紧赶紧,这镇子上有他们的驻点站哩。我刚给那个驻点站打过电话去。奇怪得很咧,这会儿站里居然没人接电话。你看,你们要不要先上那达瞧瞧呢?那达,肯定比我这儿宽敞哩。”

    啊,有这等好事?赶紧,发动车。一二十分钟后,我俩颠簸着便赶到山跟前一面大漫坡脚下。那里四处并无人家,孤零零地只盖着两三间带个小院的土房子。小院里长着一两棵孤高劲瘦的白杨树。院门和房墙上都不见挂有任何单位招牌。但人们告诉我们,这就是冈古拉农场“沙黑里克镇驻点站”扛起行李,敲开“驻点站”的两扇破木门,屋里居然已经有人了,还有灯光。

    那“人儿”就是马桂花。日后我第一任妻子。当时,她肯定也是刚进屋,刚生着炉子,所以整个屋子都充斥着逼人的寒气。而炉膛里的那点寒气又逼得大团大团的煤烟不断从炉子的各个缝隙处往外逃逸。所以,屋子里同时又充斥着呛人的烟气。那女孩一张嘴,简直让我吃一大惊,她说“您”“您就是来给我们当校长的顾老师?请坐。快请坐。”完全一口纯正的北京普通话,真让我怀疑自己是否“进错庙门”了哩。女孩端着一盏煤油灯。这使这间也还算宽敞的屋子的许多角落,都处于一种柔和的幽暗和朦胧之中。女孩约有十六七岁吧。从外表看,她似乎跟别的同龄女孩并无多大的不同,但此时此刻出现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加上她特殊的气质和装束,就使我不得不对她有一点另眼的看待和感受。她脚旁的地板上扔着一件灰布面料的羊皮大衣和一双高腰毡筒。身旁的桌子上醒目地横陈一杆苏制七点六二口径的步骑枪和一条马鞭。脱了皮大衣,她上身只穿一件旧毛线衣(用四五种颜色的旧毛线混织成的),而下身在棉裤外却还加了一条特制的皮裤。这皮裤是用光板子老山羊皮缝制的,只有裤腿而没有裤腰,分别靠两根细细的牛皮带子系扣在腰带上。她的身材在女孩子中算起来,应该还是挺拔的,圆熟的,只稍显单薄。小小的乳胸也显得有点儿平坦。但,因为那件旧毛衣较为单薄,又比较小,绷住了她身躯,加上腰间还很紧身地束了根军用武装带,她那并不尖凸的乳胸,此时还是恰到好处地呈显出了本该的那种生命隆起,再加上刚脱去笨重的高腰毡筒,她脚上只穿着一双灰布缝制的旧袜,或许再加上跟她全身装束和全部的大环境完全不相称的那种文静和文雅、那点忧郁和从容,即便是一眼之下,也绝对能给任何一个陌生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她就是马桂花,冈古拉农场小分队的副队长,当时兼任冈古拉农场驻沙黑里克镇工作站站长。也就是说,假如小分队的一把手韩起科不在家,她就有权代他列席农场场长办公会和农场临时党委的常委会,并行使分队长的全部职权。

    但我完全不能想象,高福海和韩起科怎么会选择这样一个女孩,来担当这个重要职务。在我想象中,担当这个职务的,应该是嘴角上和牙齿缝里整天带着生肉屑和唾沫星子、横着走路、斜着瞧人的那种愣头青。怎么会是她呢?而且,哦,她长得还挺好看既有“丁香一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