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cx,泥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作料”和工具。拆了一个小茶几面板,做调色板。跟楼上一位在美院附

    中待过两年的邻居谈过二十分钟后,就开始往调色板上挤五花八门的罐状“作料”

    画出来以后,我那个在学校里把白菜画成柴火棍的小儿子看了看,便正告我,别再

    糟蹋人家梵高大师了。开始我是不服的,因为梵高原画变形就很厉害,色彩也重,

    我的临摹虽然在变形之后又失控地加进了另一种变形,但怎么说,房子还像个房子,

    人也有个人形。没走了大模样。后来,我细看,才觉出,大模样是没走了,但的确

    少了一种活分儿劲儿。没有了味道。丢了那点神韵。过去我只欣赏梵高的变形、怪

    奇。等我也这么去变一下后,才知道人家在变中表现着一个强烈的完整的梵高的内

    在。世界。你抓得住这个吗?你表现得出这个吗?当然,更高明的是,这个“梵高

    世界”不只是属于画家一个人的,而是和后代千百万人的心是沟通的。一种说不清

    的东西。其实,除了梵高,我也同样喜爱伦勃朗和列宾。音乐中浪漫的抒情的带有

    标题的李斯特和老柴也叫我如醉如痴。无论音的流动和色的探杂,它们最终价值总

    取决于对生命内在精神的体现,总是“通过‘外表’的途径来探求‘内在”’(康

    定斯基语)就是那种“内在”的真实。“内在”的强大。“内在”的典型。“内在”

    的复合。“内在”的行进。总之,用我喜欢说的话说,就是“内在”的涌动。不管

    打什么招牌,现实主义也罢,现代主义也罢(当然得去掉那些掺假冒牌和半生不熟

    的),它们在这一点上总是共通的和共同的。可以说,这是个无可变更的分界线,

    区分开了真艺术和伪艺术,就像区分开了我的油画和梵高的油画一样。同时,也因

    此能把打着不同旗号的真艺术集合在一个殿堂里,把它们留给历史。

    在泥日里,我试着根据自己的内在感受,有意对“外在”的进行了某种变

    形,希望有助于表现我那种方式的内心。表达一种绝对的认同,就是对我们脚底下

    这块泥土和我们头顶上那颗太阳的认同,对祖先苦难和众生努力的认同,对无法避

    免又总在避免的认同,对持久负重和绝不认输的认同。肖天放,我的祖宗,我的儿

    孙。他只能以他的方式活着。他毕竟只是个肖天放。但他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他

    和所有的人一样,心底只有一个想法:活得好一些。他那样渴望肖家第四代的出现,

    即便化作“越升越高”的黑云“密布在湖区上空”他也要来看一眼为他带来肖

    家第四代的那个女人。因为这是整个希望所在。我相信,他和我一样,坚信“第七

    天过去了,在后边早已等得不耐烦了的,难道不正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第八天第九天

    吗?七千年过去了,紧跟着到来的肯定就是那第八千年的第一天啊!”三个惊叹号。

    只能如此。

    至于在同一部作品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古已有之。我想是好事,起码证明,

    这部作品不单薄,还有点看头。就像河南人爱吃的压面馍,耐嚼。也许作者并没这

    许多“怪念”他只是端出了他认为的“一切”

    我不是宿命论者,肖天放也不是。否则,我和他都不会干得那么苦,活得那么

    “累”我们心中都是有盼头的,是在不同层次不同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者。受苦受

    累大概源出于此。这么说不知是否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

    您说呢?

    保重撰安

    天明1991年6月29日于莲花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