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www.bqg.cx,丹江诺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每每从中央电视台看到内乡县衙门前那庄严肃穆的宣化坊,儿子总要嚷着:咱们也去县衙看看嘛!

    隆冬时节,我们一行带着孩子穿过人潮攒动的宣化坊,便见到了县衙大门。明间匾额书“内乡县署”四个大字,抱柱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对仗工整,抑扬顿挫,两侧为旧时百姓所称“有理没钱莫进来”的八字墙。其前石狮,脚抚幼狮,像征着子嗣和恤悯!

    初次走进这气势恢宏的内乡县衙。一介草民敢昂首挺胸地走进官邸衙门,是吃了熊心还是豹胆。我想,今天的我们阔步走进旧社会的封建统治中心,只能说是时代的变迁吧。

    刚进县衙,就被它的气氛所感染,先不说衙门正堂的威严,就导游小姐身上的行头;合身的清朝旗袍,头上的“桂冠”和“三寸金莲”上的绣花鞋,也让我们品尝了“大清”的滋味。

    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据明、清、史册记载“县治居城之中,元大德八年(1304)县尹潘逵始建厅堂廨舍”其后500多年间,县衙屦经扩建,又屡遭战火。光绪十八年,钦加同知衔正五品官章炳焘知内乡县事,历任九年,专心土木工程,规模宏大的内乡县衙得以恢复重建,占地2万多平方米,有房屋200余间,民国内乡县志称“迄今观其规模,不可谓不宏远也”

    内乡县衙是国内第一座衙门博物馆,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北有故宫,南有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誉。

    咱没有去过北京,自然没有饱览过故宫的壮观,但就是这座县衙已经让我们这些布衣瞠目结舌,伸长脑袋啧啧赞叹。

    内乡县衙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它在整体布局上严格按照清代地方官署规制,表现了“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朝后寝、狱房居南”的传统礼制思想。同时,内乡县衙受主持营建者、浙江绍兴籍正五品县令章炳焘的影响,整个建筑群融长江南北风格于一体,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深邃森严,变幻无穷。所有木制构件上全部有花鸟彩绘,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县衙分三部分,分别是中轴和东西两个花厅,沿中轴进,首先看到的现衙大堂“明镜高悬”高挂在正堂上方,七尺法桌放在暖阁内木制的高台上,桌上置文房四宝和令箭筒,桌后面是县太爷的太师椅,其左为令箭架,右有黑折扇。暖阁前左右铺两块青石,左为被告席,右为原告席。令人惊奇的是,原告的青石略小,被告的较大,可以供两三个人同时跪下。我们的猜测是:“犯罪的一般都不是一个人,所以跪石也大。”

    站在被告原告的青石边上感叹,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两边衙役的棍棒下屈打成招。古戏的情节“窦娥冤”、“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些历史的冤案浮现在眼前。他们最初不都是被县衙定罪的吗?然后沿途喊冤级级上告。滚滚岁月掩埋了多少瘦骨。

    脚踩衙门潮湿的青石地砖,一间一间的浏览,回味着久远的故事,那些王朝的岁月,那些达官显贵,是何等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